网站首页 > 女性健康> 文章内容

空姐被害后 女生换完头像坐滴滴就安全吗?

※发布时间:2018-6-2 19:20:4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此前,在滴滴顺风车的接单页面,可以看到用户年龄、职业、头像等信息,还可以看到乘客此前搭乘顺风车的时间、地点、消费价格,以及司机对乘客的评价。

  考虑到自身安全,很多女生修改了滴滴账户的头像,原本的像纷纷改成了硬汉、丑男等形象,简介中也标注为“爱打架”“”“拳击手”等字眼。

  或许改头像的人也知道,修改头像并不能改变什么。@大熊猫眼 说:“问题没有出在头像上,有精力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纠缠,还是好好想想该怎么样防范安全。”

  甚至有时候这些头像还会“误伤”他人。@敏敏 说:“我是女司机,看看那些资料改成那样,更不敢接单了。”

  然而,网络中也不乏一些其他声音,一个是“女生应带着工具自己”,另一个观点则是——“女生少半夜出门”“女生衣着不要太”等。

  @江宁在线 一再强调:“提示女生带刀自己的都是八道。有百害而无一利,违法违规不用说,甚至可能会给歹徒‘送装备’。”

  “还有一个让很多女到不舒服的地方在于,‘女生应该注意自己’这类观点。”@今日话题 写道:在一些人嘴里,往往被加上了“你被性侵被,就是因为自己衣着或举止过于,勾引了他人”的意味。

  对于这种想法,作家龙应台早在几十年前就给出过标准回应:“爱美,是我的事。我的腿漂亮,我愿意穿迷你裙;我的肩好看,我高兴着露背装。。。。。。心地龌龊的男人若了我,那么他就是可弃的罪犯、凶手,和我不没有丝毫的关系。。。。。。园里的苹果长得再甜再好,但不是你的,你就不能采撷。”

  @floc 也觉得:“女生半夜出门是不对的。在社会不够完美之前,预防和自己更重要!”

  知乎@codedump 质疑说:“我坐个顺风车而已,为何宣传海报中要这样暗示会有艳遇啊?相关的产品经理、负责人都应该被追责。一旦在社交这条上着了心魔,又想快速出成绩,就只能去挖掘人性丑陋的那一面了。安全是滴滴这个产品最重要的特质之一,而这种暗示可能会让一些人想入非非,对安全属性有影响。”

  根据息,滴滴顺风车车主的平均年龄为32岁,男女性别比为6:1,顺风车乘客性别比则为1:1。

  因此,“周末”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我们可以从早先滴滴推广顺风车的海报,看到的性暗示。司机是男性,乘客是女性。海报营造了一男一女类似情侣的关系,而且文案也有着明显的暗示。说白了,滴滴不是无意,而是刻意要把顺风车做成一个带有性暗示的约车平台。所谓食色性也,它就是要利用人性中的恶,实现资本的逐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到足够多的兼职顺风车司机去跑收入并不是那么丰厚的顺风车。

  《新华日报》也称,滴滴在打分系统中,提供了“”“帅哥”等等字样的标签,在推广文案中,“我们约会吧”频繁出现,还办过大型的“顺风车暗号相亲”。这一切都表明,为了争夺司机注册带来的流量,平台是有强烈的“社交化”倾向的,试图向司机表达一种“社交吸引力”——“得社交者得流量,得流量者得天下”。

  “澎湃新闻”认为,滴滴顺风车的“印象标签”,糟糕之处在于它损害了“匿名性”,女生把头像资料改成猛男也正是为了在滴滴后台重新恢复自己的“匿名性”,而不是之前被动的被贴标签。

  @首席看市 表示,司机其实只要能够掌握乘客是否准时、定位是否准确、是否文明礼貌等相关信息就足够判断这个乘客的基本素质,决定是否同行。将车主的注意力放在与出行相关的信息,不仅是对乘客的,也是对车主的。

  作为出行的服务商,相关企业专注在“安全出行”上,整天在“泛社交”方面动脑筋,迟早要重蹈“印象标签”的覆辙。

关键词:女性头像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