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使每位同学感到温馨和谐,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使班级井然有序、充满生机,有着共同的追求和价值取向;使学校充满文化氛围、育人特色,呈现健康积极的德育氛围。因此,建设好班级文化,既是我们当前的必要工作,也是我们要长期肩负的重大任务。
我们深切体会到,凡是教室整洁、优美的班级,其师生的荣誉感、班级的内聚力都比较强。因此,应重视教室的美化,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构建班级文化建设的氛围。
室内布置合理有序。教室内四周可以布置一些简易、明快、端庄的装饰品,如图画、、、墙报等,但内容要经过严格选择,艺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装饰品之间比例要适宜,要与教室内部其它装饰相互协调。一些便于更换的装饰品还要定时地加以更新和调换,以保持醒目。在教室布置时,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颜色的搭配,使教室一种和谐美。
利用空间展现特色。如在教室两边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求知;班训,让全班学生学有目标;悬挂国旗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办黑板报一展学生之长;增设读书一角,营造读书氛围;教室内还可以养植几盆供观赏的花草或植物,既能净化空气又能增加生气,令人赏心悦目,还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之,教室的布置要达到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的:“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或利用墙报,我们都要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提供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文化的灵魂和纽带,最具有持久力,主要包括班级学生的面貌、情操、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班级的共同价值取向是班级文化的主旋律。
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集体的奋斗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班级在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应结合各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同时,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教育的过程。
培养正确和良好的班风。正确的和良好的班风,会无形地支配集体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首先,可利用德育早餐时间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育谈话,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学生认识。其次,及时表扬好事,不良的思想行为,促使学生的好思想、好品德得以保持和发扬,不良的言行得以改正。最关键的是开展评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活动中班级文化。可组织学生开展班级形象设计活动,将抽象松散的集体,实化为可以触摸的形象,如制定班训、创作班歌、设计班徽,设计班级网页等,给班级以自己的标识,凝聚班级所有的力量与智慧。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创建班级的特色,构建班级的价值观和班级,明确自己班级的追求。开展有效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们的各种能力,增长各种见识,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打下的基础,而且能够通过同学们之间相互沟通和情感交流形成一种完整的健康心理,弥补一些学生在情感、心理上的缺失,从而实现新课改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完整的人格。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群体主动参与创造班级文化,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参与得愈广泛、愈长久,文化沉淀得愈丰厚,学生个体就愈能在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品位得到提升,同时获得创造的与发展的空间。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