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情感社区> 文章内容

智能手机夜间光照和儿童双相情感障碍

※发布时间:2018-9-12 8:05:1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生物钟由日常昼夜循环所决定,规律的昼夜循环是双相障碍的一种潜在预防途径。然而智能手机,LED屏,和节能灯都会散发出蓝光,这种光的波长短于星光和烛光发出的黄光,对昼夜节律有重要影响。

  蓝光是一种波长处于460 nm - 480nm 的光线,能褪黑素分泌,并让人保持。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能视觉皮层的全部光谱,1990年发现了第三种光感受器,它只对蓝光起反应,被称为黑视素。黑视素直接作用于视交叉核(机体生物钟调节中枢),通过这种途径来调节褪黑激素的生成。

  这就意味着,维持昼夜节律,需要蓝色光谱的光线在早晨和晚上这两个关键时间点进行快速转变,即,早晨魏优旃保持高水,晚上转为低水平。这种规律一旦被打破,不仅会昼夜节律,还会影响与双相障碍和其他疾病相关的基因钟(clockgenes)。

  美国医学协会曾发表声明,呼吁减少夜间蓝光,因为蓝光与健康风险(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胃肠溃疡和不良生殖结局)有关。这些风险关乎所有人,但青少年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对夜间光照的生物效应尤为。

  双相障碍患者的生物钟被打乱,即生物钟基因改变,褪黑激素分泌延迟并减少,且更易被蓝光。因此,在出现光照和时间的变化时,如轮班工作,季节变化以及跨时区旅行,都会诱发病情。

  首先,晚上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褪黑激素分泌减少并延迟,从而损害睡眠和认知。由于夜晚型(“夜猫子”)更倾向于晚上使用电子设备,而使用电子设备又能促使向夜晚型转变(“相位延迟”),因此会形成恶性循环。夜晚型在青少年中多见,是双相障碍、抑郁和药物的因素。

  此外,卧室灯光在睡眠时能透过眼睑,也会褪黑激素分泌。动物对照研究发现,周围光线会导致抑郁,影响学习,并对大脑产生不利影响(降低BDNF,并使与学习和认知相关的树突棘变短)。由于这种影响极强,出于考虑,未进行人类对照研究,但横向和纵向观察都支持这一结论。

  昼夜节律系统也涉及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光信号的可能在疾病的发生和恶化中发挥作用。动物研究显示,将婴儿期小鼠于夜间昏暗光线,则在发育为成年鼠时更容易焦虑,人类研究也发现,春季光照的快速波动与双相障碍的早期发作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遵循自然的昼夜变化——在早晨有充足的光照,而晚上能降低蓝光水平,将有助于改善身心健康。安静且温度适宜的就寝、规律的就寝时间、父母督促及睡眠卫生教育都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