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江街道做大“景区社区”概念,深化辖区里的“景区社区”旅游内涵,成为提升旅游体验的“能量站”、推广苏式生活的“守护者”。
10月1日8点30分,姑苏区平江街道历史街区社区的社工居婷,上楼打开了位于社区二楼的人文平江科技体验中心大门。9点30分,陆续有游客背着包走进社区大门,饶有兴致地按步入体验中心。作为苏州“优秀旅游服务咨询点”,该社区借着先天的地理优势和文化资源,行使着文化推广职能。近年来,平江街道做大“景区社区”概念,深化辖区里的“景区社区”旅游内涵,成为提升旅游体验的“能量站”、推广苏式生活的“守护者”。
2019年4月19日,人文平江科技体验中心开馆,历史街区社区获得苏州市旅游局颁发的“优秀旅游服务咨询点”称号。截至目前,该体验中心累计接待游客近4万人次。
平江街道历史街区社区靠江,与世界文化遗产耦园仅一墙之隔。社区建筑也是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常被不少参观耦园出来的游客当成“景点”。“游客从五湖四海来到苏州,来平江体验苏式文化,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当好苏式文化的推广员。”社区党委吕瑾说。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里,前来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们轻触屏幕,360度欣赏耦园等世界文化遗产,还能深入了解平江古宅古建的背景;骑上单车,戴上VR眼镜,就能实时实景“穿梭”于平江,耳畔环绕着车铃声,骑行完毕系统还能自动计算骑行过程中消耗的卡里体验中心成为游客们的一处“打卡”胜地。吕瑾介绍,这处集小型旅游咨询中心和社区科育于一体的高科技实用场馆,结合平江上的“平江十二景”和“全域旅游线”,将平江相关的知识体系零距离推广给游客。
“在旅游景点就近的社区开辟旅游体验区和老字号展示区,是支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平江街道党工委副刘勇说。同样,因地制宜,位于观前粤海广场的观前社区也成了游客体验的一处旅游展厅。“在鱼的身体上去骨开花刀,把骨头和刺拿掉。开好花刀的鳜鱼皮不破,肉不掉。鱼上了粉后能锁住鱼肉的水分,放到油锅后还能很好地定形。”一场传统苏帮菜的传承演示在社区全新打造的“老字号展示厅”内举行,来月楼的大厨孙强一边耐心地给游客们松鼠鳜鱼开花刀、拍粉的全过程,一边热心地向游客原汁原味的苏州味道。
“景区社区”应当借着先天的地理优势和文化资源,行使文化推广职能。正是基于这样的初心,近年来平江街道做大“景区社区”概念,让辖区里的“景区社区”深耕旅游内涵,成为提升游客旅游体验的“能量站”、推广苏式生活的“守护者”。
在社区的组织和号召下,住在“景区社区”里的老苏州们古城使者,成为宣传苏式文化的一张张“活名片”。他们对景区的生态、历史文化传承以及对现代旅游业发展所担负的人力资源,都有着重要作用。
在毗邻平江的钮家巷社区,共有24口公共用井,每一口古井、老井背后都有一段历史,这是“全域旅游”背景下游客们所需要的“微景观”。“原住民”龚桃珍组织10名围井而居的老苏州成立“清涟古井老井志愿者服务队”,分门别类建立古井、老井档案,在节假日为游客“说井”。这个国庆长假,钮家巷社区还集结了一支应急志愿服务队。在苏州市应急志愿服务队队长马龙的指导下,队员们在平江及各支巷开展巡查,为游客提供线,保障他们的游览安全。在历史街区社区,平江上的“原住民”们组成“朝霞学习组”,6年内共编写《平江古街随谈》《平江十二景》等11本宣传手册,在节假日期间免费发放,把原汁原味的苏式生活带给八方游客。
“事实上,景区的美不仅在于粉墙黛瓦的古街老宅和丰厚的人文遗迹,还在于它与周边社区的共生与和谐。景区社区里,居民们的都会给游客留下很深的印象,也是带动旅游业的一个软因素。正是这些景区社区的存在,赋予了平江活的灵魂,这种和谐关系也为平江的美景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平江街道钮家巷社区党委张英缨说道。
为了在游客中老字号文化,观前街已连续四年举办“观前美食嘉年华”。美食节上,本土老字号美食、特色农产品的比例达到总摊位的76%。大家熟悉的松鹤楼、叶受和、陆长兴、杜三珍等三十多家老字号前来参展。商家们还在公示墙上亮出自家的营业执照,让市民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更能吃得放心。景区把周边社区资源一并作为旅游营销的重要内容,向外推广宣传,实现了景区与社区一体化发展。
今年9月,平江街道观前社区联合平江商会,整合各方资源在观前街重开“观前夜市”,现场盛况空前,创意满满,吸引rixifu了无数游客的目光。一针一线缝制的文创产品凝结了苏州人对生活的热爱;把节气、民俗夹杂在花艺作品中变成一个个摆件,让人直呼独具匠心还有诸多苏式传统小吃悉数回归。“在强调供给侧的今天,推出观前文创夜市集,把游客们的日间消费延伸至夜间,消费品质不打折,消费选择不减少,消费时间更。”观前社区党委翁明浩说。
“观前文创夜市集是平江街道力促的两条历史名街、两个景区社区的资源共享,是我们做的一次有益尝试。各景点、景区社区之间不能单打独斗,要加强区域联动合作,要将优质的旅游资源变为实实在在的旅游产业。”平江街道党工委蒋鹏说。